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

杏仁糊

材料﹕
南杏 1兩
北杏 2錢
白米 1兩
砂糖1兩

製法﹕將材料浸入1.5碗水約 1小時,磨成漿水,慢火煲,然後加入砂糖共煮。
功效﹕潤肺止咳、除痰平喘、養顏減皺

芝麻糊

材料﹕
黑芝麻 4兩(120克)
白米 2兩(60克)
片糖 3兩(90克)

製法﹕
將 3物磨成漿或粉末,倒入鍋子,煮成糊狀

功效﹕潤腸通便、滋養肝腎
芝麻﹕性味甘平,入肺、脾、肝、腎經

荷葉赤小豆扁豆冬瓜湯

材料﹕
荷葉 1塊(約30厘米,1開4)
赤小豆 1兩(30克)
扁豆1兩(30克)
生、熟薏米各6錢(共30克)
冬瓜 2斤(色深綠,近蒂部位,連皮切塊)

製法﹕煲2-3小時,加鹽調味即成。
食法﹕每日2次,每次2碗,民間喜於小暑、大暑飲用此湯

功效﹕清暑去濕,預防感冒伏熱

羅漢果豬肺西洋菜湯

材料﹕
羅漢果 1/2個
豬肺 1個
西洋菜 1/2斤

製法﹕煲2-3小時,加鹽調味即可
食法﹕每次飲2碗,每日2次,5天為一療程
功效﹕治肺熱咳嗽、咽乾口燥,血燥便秘。治小兒痰核(頸淋巴腺炎)
羅漢果﹕性味甘涼,入肺、脾經。
廣西中藥誌記載療效如下﹕
止咳、清熱、涼血潤腸、治咳嗽、血燥、胃熱、便秘

材料:羅漢果1/3個,南杏仁、北杏仁各10克,陳皮5克,白菜乾50克,豬肺1個,瘦肉250克,食鹽適量。

功效與適應症:羅漢果,性味甘、涼;入脾、肺經;具有清熱潤肺、止咳化痰、潤腸的功效。《嶺南採藥錄》載其「理痰火咳嗽」。《廣西中藥志》載其「止咳清熱,涼血潤腸」。

杏仁,性味苦、溫,有毒;入肺,大腸經;具祛痰止咳,平喘,潤腸之功,南杏長於補肺潤燥止咳喘,而北杏則長於宣降肺氣而止咳喘。《本經》載其「主咳逆上氣雷鳴,喉痹,下氣,產乳金瘡,寒心奔豚」。《別錄》記載其「主驚癇,心下煩熱,風氣去來,時行頭痛,解肌,消心下急,殺狗毒」。《藥性論》述其「治腹痹不通,發汗,主溫病。治心下急滿痛,除心腹煩悶,療肺氣咳嗽,上氣喘促」。《醫學啟源》載其「除肺中燥,治風燥在於胸膈」。《主治秘訣》載其「潤肺氣,消食,升滯氣」。《滇南本草》載其「止咳嗽,消痰潤肺,潤腸胃,消麵粉積,下氣,治疳蟲」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其「殺蟲,治諸瘡疥,消腫,去頭面諸風氣鼓皰」。

陳皮,尤以廣東新會產之正宗,性味溫,苦、辛;入脾、肺經;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、解膩留香、降逆止嘔的功效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療嘔噦反胃嘈雜,時吐清水,痰痞咳瘧,大便閉塞,婦人乳癰。入食料,解魚腥毒」。

白菜乾,性味甘、微寒;入肺、胃經;具有養心調血,清熱除煩,解渴利尿,通利腸胃,潤肺燥的功效。

豬肺,性味甘、平;入肺經;具有補肺虛,治咳嗽、咯血的功效。《本草圖經》載其「補肺」。《本草綱目》述其「療肺虛咳嗽、嗽血」。《隨息居飲食譜》述其「治肺痿咳血、上消渚症」。

本葯膳湯品清熱潤肺、止咳祛痰。

製作:
1、豬肺沖洗至白色,切成塊狀,與切好的瘦肉一起入開水中汆去血水后撈起備用。
2、陳皮用冷水浸半小時後用刀把白色內囊剮洗乾淨後備用。
3、菜乾用冷水浸透,洗乾淨備用。
4、將上述備好的食材共置砂鍋內,加入適量清水后武火煮沸,改文火煲約2小時,加入適量食鹽即成。
http://www.dietherapy.com/momordica-grosvenori-dried-vegetable-pigs-lung-soup.html#more-2034

淮山杞子薏米雞粥

材料﹕
雞 半隻
糙米、白米各2兩
淮山、杞子、生熟薏米各1兩
芝麻糊(磨碎) 1兩

調味料﹕
鹽、糖、生抽、油 1茶匙
生粉 2茶匙
糊椒粉 少許

製法﹕
雞肉加入調味料拌勻
將材料放入 5公升水,煲1.5小時
最後放入雞肉煲10分鐘,加鹽調味即成

功效﹕潤腸通便、防癌

蜜棗北杏豬肺菜乾湯

材料﹕豬肺 1個、蜜棗 5粒、北杏仁去皮 5錢(15克)、菜乾 3兩(90克)
製法﹕豬肺洗淨,切成 3厘米方塊,連菜乾煲2-3小時
食法﹕宜飯後飲用
主治﹕潤肺治咳、對熱咳、燥咳治效更佳。老人家體弱,可加幾滴生薑汁於碗內。

川貝燉雪梨

材料﹕正川貝母 3錢(9克),天津鴨梨 1個
製法﹕將鴨梨洗淨,連皮切成6塊,捨棄梨心。放入燉盅,梨肉面鋪上已打碎的川貝,隔水燉2.5小時,取出暖飲。
食法﹕飯後1小時或睡前1小時,淨飲湯液。
功效﹕燥熱咳嗽、乾咳無痰、潤肺